Miyu的阅读灯

读书笔记博主/专注外国当代小说、诗歌、女性主义文学、人文社科等/杂食动物

【罗马二连·上】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

写在文前:受篇幅限制,我把这两本书的简单介绍和《庞贝》一书的读书笔记放在上篇,而《罗马》的读书笔记和我对这两本书的总结吐槽放在下篇。写完之后我会在两篇文章里各自放上超链接方便跳转的。


       最近写完毕业论文在家赋闲,遂难得地啃完了两本大部头,是玛丽·比尔德的《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下称《罗马》)和《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下称《庞贝》)。虽然我并非所谓“精神罗马人”,只是对世界史自小就有点兴趣,又是个纯正的文科生,但我对罗马这个主题无疑是有诸多好奇与偏爱的——罗马在艺术上,是极其重要的宝库和母题,在文学史上尤甚;假如系统学习过西方文学或者文论,罗马恐怕是学生足够头疼、但又总是狭路相逢的苦主,那些穿着长袍、慷慨激昂的政治家和帝王,那些面目不清的罗马众神,以及古老的罗马城,从来都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

       但我仍然需要承认,我对罗马这座城市最直接、也最具象的了解,基本上来自于《刺客信条》的艾吉奥三部曲。这直接导致阅读罗马的故事成为了一种幻象式的体验——想想万神殿的黄昏,我实在无法忘记这种恢弘、庄严、汇聚了一切又从一切中诞生的历史感,哪怕只是在仿真的罗马城中周游。因此我冒昧地觉得,要阅读罗马历史,恐怕只有对罗马“比较熟悉”、或者善于想象,才能有足够有趣的体验。

       说回这两本书上,我个人觉得《庞贝》比《罗马》要更轻松一些。从论述逻辑的角度来说,前者是基于考古证据的,而后者更接近于史料考据。从题材上看,庞贝被爆发的维苏威火山所吞噬,后世的考古学家从废墟中不断挖掘古代罗马城市生活的残片,这种内容除去本身的猎奇寻踪意味之外,切入点更小、各部分关联也更明确,而《罗马》难以避免地涉及到了更多的宏大主题与复杂历史变迁。但整体而言,这两本书提供了了解罗马历史、罗马人生活的诸多细微切片,虽然距今已有将近两千年,但那些真实的生活、权力的斗争依然能够为我们所知晓,甚至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着实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迷人之处。


null 


       就《庞贝》这本书而言,倘若有一天真能去庞贝看看(但是看新闻说意大利重新对外国游客开放可能要等到年底),我觉得这本书其实是非常好的导游手册。比尔德在书中几乎对庞贝著名的遗址、遗迹、考古发现都作了详细介绍,甚至推荐了一条能够囊括庞贝旅游重点的游览路线(日后我会补到文章底下)。但除此之外,它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以翔实细致的考古证据为基础,对庞贝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庞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合理的推测,甚至包括很多这个领域之外的人很难想到的有趣细节,例如好些庞贝人随手在墙上写下的打油诗、哀叹、抱怨和诅咒——例如我觉得最好笑的一则,“不知羞耻的尿床人”在墙上所写:“我尿在床上,搞得乱七八糟,我没有撒谎/但是啊,亲爱的主人,是因为你没有提供尿壶”——从当代读者的角度看来,那座被火山窒息的城市虽然远在异域,却有诸多真实人物、真实生活、数不清的图景、痕迹与感受,它们的面貌颇为清晰、乃至可亲。

       庞贝这座城市不论从历史还是文化的角度来说,其特殊性都是无出其右的。它的“生命”和大多数聚落会经历的变迁和衰落大不相同,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让它几乎瞬间就死去,甚至是和它的人民与历史一道死去,而18世纪中期以来,它被缓慢地挖掘出的部分又再一次在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之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但相应地,正如作者所言,庞贝也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古代,所谓“鲜活的、真实的”庞贝,一次是我们如今所见的、重建后的现代庞贝。这座城市是骤然消亡的,因此我们所见的是原本无比正常的一天突然被打破的图景,作者开篇所讲述的灾难图景便是如此:人们四散奔逃、财物散落、动物惊恐,城市里的行业、惯例、规则尽数被打破,包括走投无路、躲进了角斗士们屋子里、日后被揣测与角斗士私通的那位贵妇人,那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努力挣脱枷锁的奴隶,那些发狂般想要逃出去的动物们,那些在恐慌中倾覆的颜料罐,那些不知为何竟然得以完好留存的文书。庞贝在此前拥有的漫长历史,在那个致命的时刻就这样被全数压缩,成为了这样的薄片,它空前丰富、也空前复杂。

       但是,庞贝和罗马仍然大不相同。罗马生活是由那些“精英”、传统、力量所塑造的,而庞贝在罗马世界中从未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在考察庞贝的过程之中,对它的“罗马性”及其与罗马千丝万缕的联系着墨颇多,但总体来看,庞贝是“存在于罗马城的半影之中的”,这两座城市在历史、文学、文化、人民上的关联常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对考古学家来讲这当然是个非常值得深挖的课题——作者提到,有很多学者在重建尼禄和他的王后到访庞贝的细节这一议题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总体而言,至少是以我的观感来看,庞贝生活是“市井的”。它包含了对罗马生活的诸多接受与改造,而其中“庞贝式”的部分也或复杂或简单地与罗马式的部分交织在一起。这座城市不需要依附于罗慕路斯故事那样的神话,也从未像罗马那样被权力斗争、宗教和“神化”需求不断地推翻重塑。同样,因为它的骤然死亡,罗马世界的生活气息从未如此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想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诸如罗马街道上的垫脚石、作为公共水源的喷泉、面包房里紧挨畜栏环境糟糕的餐厅,这些都是“罗马”宏大叙事之中常常为人忽略的细节,但倘若得以了解,就会发现庞贝甚至整个罗马世界,没准与我们的想象截然不同。例如我们如今对罗马式建筑的认知,恐怕大多数都来自于罗马老城,但庞贝是鲜艳明亮的:建筑物外墙大胆地用红色和黄色装饰,而内墙更加花哨、式样繁多,从马赛克、镶嵌画、镀金墙饰到热带丛林壁画,不一而足。庞贝甚至还有“快餐店”、“公寓楼”、极为简陋的“公共厕所”……至少对我来说,能够少见地将眼光落在庞贝城中某一位商人如何打理自己复杂的生意、浴场里精美却被人损毁的壁画、被遗留在烤炉里将近2000年的面包,让我觉得庞贝如此鲜活、如此喧闹,连带着对罗马世界也产生了更浓的好奇心。


(注:这是我自己拍摄的内封,已经尽量调到和实际颜色一致了,可以感受一下鲜艳的庞贝绘画)


        尽管如此,作者仍然一再向我们强调,不要忽视可能存在的“误读”。考古发现或许是可靠的,但这种可靠仅限于“的确有此物/此事存在”,依此做出的推测很难完全可靠。倘若在某处住所的墙壁上发现写有人名的涂鸦,能判断这个人是屋主吗?当然无法如此断言。更可怕的是,经历了长期的挖掘(庞贝遇难之后不久,就已经有人来到此处,可能是为了抢救自己留在此地的财物,也可能是趁火打劫,谁知道呢),缺乏详细记录与考古技术存在的局限,这两条致命因素就为后世的考古研究带来了诸多的混乱。时至今日,我们尚不能断定庞贝遭受的灾难发生于何日,而我们更常要面对的是何物原貌如何?归属何地?之间有何关联等等难以回答的问题。尽管我们对庞贝考古的诸多发现津津乐道,但仍然需要警惕这些结论天然的不确定性——而作者在《罗马》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历史也是如此。

       结束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我想引用一处有趣的涂鸦:曾有人在一座不起眼餐厅的墙壁上写下“所多玛”和“蛾摩拉”这两座城市的名字。这是一个巧合吗?我只觉得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创世纪》与庞贝构成了非常令人惶然的互文——“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庞贝像它们一样,“有罪”吗?并非如此。但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恐怕与神性无异,我们不能聆听它、不能与它会意,而它任何一个轻微的动作都能让我们切身地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同样,庞贝无疑比我们强大、比我们更接近永恒,但我们能说,庞贝向我们所展示的、我们从庞贝那里发现的,就是百分之百真实的庞贝了吗?也不尽然。但我们始终将自己作为不能放弃的宝贵尺度,去丈量自然、丈量庞贝,尽管我们如此渺小,尽管可能白费力气。


评论 ( 4 )
热度 ( 12 )

© Miyu的阅读灯 | Powered by LOFTER